翡翠在中国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主要还是明末清初的时候传进来的。它之所以这么受人喜欢,进入人们的视野,主要还是因为慈禧。在清代时慈禧有非常喜爱的两个翡翠制品,一个是翡翠西瓜,一个是翡翠白菜,这个时期就把翡翠推到了顶峰。现在民间依然还是有不少明清时期的翡翠,价值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老翡翠是什么呢?一般情况下说的老翡翠都是清代的翡翠。清代的翡翠又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乾嘉之前的翡翠,这个时期的翡翠大多都是云南的翡翠材料,质地都比较温润;另一个是咸、同之后的翡翠,这个翡翠主要是缅甸进口的翡翠原料。
翡翠的价格之所以这么高,不仅是因为翡翠本身的质地,还与其背后的文化背景有关,在清代翡翠制品这里就非常明显的表现了出来,由此可见老翡翠的升值空间是很大的。
老翡翠是没有A、B、C之分的,因为只要是老翡翠就一定是天然的A货,但是在民间流传的时间太久,现今存在的都比较少,虽然目前来说价格还可以,但是后续的升值潜力还是很大的。
老翡翠的鉴别标准是怎样的?
为了规范翡翠市场,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国家推出了《翡翠分级》翡翠检测标准。主要是针对现今的新翡翠,那么这样的检测标准对于老翡翠是不是也适合呢?事实证明这样的标准不适合老翡翠,老翡翠按这样的鉴定标准来看,大部分都被划分为是B货或者是B+C货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清代、民国时候的翡翠因为优质的翡翠原料少,价格昂贵,而市场的需求量特别大,一般都会用酸炖蜡的方式优化翡翠表面的光泽。这样的方法只是改变了翡翠表面的光泽,对于翡翠的内部并没有做处理。但是这样的如果按着《鉴定分级》来,就是B货了。
那么,对于收藏老翡翠的人来说,手里有个老翡翠可怎么办呢?其实,收藏就是要有长远的眼光,有着不同与寻常人的独特眼光,别人不要的未必就是不好的,相反的,因为老翡翠的文化背景,它的收藏升值空间还是很大的。
《翡翠分级》主要是针对现在新开采的翡翠,不能用于对老翡翠的鉴定,这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自然检测指标也是不同的。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