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玉石雕刻用材的历史顺序看,翡翠是“后起之秀”。翡翠,是借鸟羽为名。翡为赤羽雄鸟,翠为绿羽雌鸟。唐代诗人陈子昂《感遇诗十八首》云:“翡翠巢南渡,雌雄珠树林”,恰将翡翠与雌雄对仗。翡翠鸟产于今海南岛、云南一带。用翡翠玉料雕刻的玉器,
从我国玉石雕刻用材的前史次序看,翡翠是“后起之秀”。翡翠,是借鸟羽为名。翡为赤羽雄鸟,翠为绿羽雌鸟。唐代诗人陈子昂《感遇诗十八首》云:“翡翠巢南渡,男女珠树林”,恰将翡翠与男女对仗。翡翠鸟产于今海南岛、云南一带。用翡翠玉料雕刻的玉器,或许最早见于北宋。闻名文学家欧阳修在《归田录》中道:“吾家有玉罂,梅圣俞以碧玉。宋真宗朝内臣邓保吉见而识之曰:‘此宝藏也,谓之翡翠盏一只,所以识之。’公偶以金环于罂腹磨之,金屑纷繁而落,始知翡翠之能屑金也。”据知,翡翠的硬度极高,有“硬玉”(摩氏硬玉石翡翠项链7度)之称,故可“屑金”。但是至今考古开掘或传世文物,似没有发现明清曾经的翡翠雕刻著作。 早在玉石翡翠项链18世纪晚期,上好的翡翠玉料已从缅甸经云南很多输入中国内地,它的出现为清代玉雕业的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用翡翠雕刻的器物,质地坚固,色彩明快,所以敏捷得到皇帝、后妃及贵族们的崇尚与喜爱。清乾隆、嘉庆时期的琢玉工艺开展很快,玉匠们使用翡翠创造出体裁广泛、造型天然传神、生机盎然的鸟兽鱼虫、果蔬花卉等著作,供皇室及达官赏玩。 玉匠们能运用一块玉石资料上天然色彩的差异奇妙地表现出动植物形体不同色彩的特征,这种雕刻方法即所谓“俏色”(巧做)。而翡翠的色彩艳丽、绯红与碧绿参差斑斓、变化无常,正是用作“俏色”的最好原料。因而,清代翡翠俏色玉雕著作昌盛。天津博物馆所藏清代翡翠蝈蝈白菜是一件珍稀的俏色著作。该藏品高19.4厘米,宽14厘米,重约玉石翡翠项链2公斤。白菜下部分为灰黄相间,伴有褐色斑,其上的叶脉清楚,叶片翻卷,形象传神,刀法精约。作者使用菜心处原料的碧绿色,圆雕一对肥的大腹蝈蝈和一只螳螂,它们好像在边爬边啃菜叶,绘声绘色。蔬菜和草虫的生命生机会引起观者的爱怜情愫。作者的巧思妙构,更使人叹赏不已,其杰出的技艺效果,在清代玉雕中可谓冠绝。 (作者系天津博物馆器物研讨部研讨人员) 作者:曹平 来历: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