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同一种东西,在不同的地方叫法都不一致,由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所以导致对同一种东西的叫法不同,这个是总所周知的。对于琥珀而言,在世界各国人们刚开始发现她是,每个国家对她的叫法是不一样的,所以琥珀之前有好几个名字,只是后国际上来统一喊她“琥珀”。下面咱们就来看看每个国家的“方言”给她取的名字。
先来说说咱们中国最初给“琥珀”起的名字。
琥珀,源于“虎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虎死则精魄入地化为石,此物状似之,谓之虎魄”。也有古人认为琥珀是由老虎流下的眼泪、或是由老虎临死前的目光凝聚成的宝石。在中国,从古到今琥珀有过好几个不同的名称,虎魄、遗玉、江珠、顿牟、育沛、琥珀等。
琥珀的英文名字
“Amber”,源自阿拉伯语“anbar”,古拉丁语为“ambar”,古法语为“amber”。“ambar”古时候用于称呼从抹香鲸体内提炼出来的香料(龙涎香),在十五世纪初,这个单词才开始代指波罗的海出产的琥珀,并随着十字军流传开来。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龙涎香和琥珀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即便在今天,龙涎香和琥珀也仍然被弄混,因为,它们总是一起被冲上岸边。龙涎香比水密度小,浮在水面,琥珀密度比石头小,比水大,沉在水中。后来,法国人想了一个办法用于区分它们,它们管龙涎香叫“ambre gris”(gray amber),后来演变成“ambergris”,管琥珀叫“ambre jaune”(yellow amber),后来演变成“amber”,并沿用至今。
琥珀的希腊名字
“ηλεκτρονίων”(electron),是不是很眼熟?不要惊慌,其实electricity(电)、electron(电子)等现代英文词汇统统来自琥珀的希腊语名字,源于威廉·吉尔伯特(William Gilbert,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发现了用毛皮摩擦后的琥珀会带上静电。
早在荷马史诗中,琥珀就是唯一被提及的珠宝。而泰奥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古希腊哲学家和科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门生),在公元前4世纪的时候,第一次描述了琥珀这种材料,并正确地将其归为一种化石。
后来,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老普林尼在他的《Naturalis Historia(博物志)》中也提到了琥珀。他发现了琥珀里的小虫,正确地推断出琥珀曾经是液体,并由此根据树汁的拉丁文“succus”给琥珀安上了“succinum”这个名字。“Succinum”的衍生词至今仍在使用,学过生物化学的同学们一定对“succinic acid”(琥珀酸)记忆犹新。值得一提的是,琥珀酸是通过干馏波罗的海琥珀得到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琥珀里都含有琥珀酸。
琥珀的波罗的海名字
远古时期,波罗的海的琥珀交易就已经盛行,日耳曼人将开采出来的琥珀由陆路运至潘诺尼亚(现匈牙利西部,奥地利东部一带),然后卖到了亚得里亚海沿岸的维尼蒂(现意大利东北,威尼斯一带),形成琥珀之路。日耳曼文明称呼琥珀为“Bernstein”,意为燃烧的石头,古人用琥珀加热燃烧来熏香,哇,小谷不禁吞了一下口水,真是好奢侈啊。后来演变为波兰语“bursztyn”,匈牙利语“borostyan”。
大约2000年前,波罗的海当地人称琥珀为“glaes”,。意思类似于玻璃。后来,立陶宛称呼琥珀为“gintaras”,拉脱维亚称呼琥珀“dzintars”,源于斯拉夫语的“jantar”和匈牙利语的“gyanta”(都是琥珀的意思),而“jantar”和“gyanta”又起源于腓尼基语的“jainitar”,意为“大海树脂”。
今天,俄罗斯和捷克地区仍使用斯拉夫语的琥珀称呼“jantar”,而波兰等日耳曼地区则称呼琥珀为“bursztyn”。
琥珀的宗教名字
蜜蜡,源于“MILA”。蜜蜡难道不是因为“色如蜜,光如蜡”而得名吗?怎么成宗教名字了?如果我说蜜蜡是“弥勒”的谐音,你会跌破眼镜吗?这个说法,真是相当有文化。
说来话长,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流行于西亚、北非、小亚西亚、两河流域、埃及等地的未来救世主信仰,也就是弥塞亚信仰,称呼救世主为“Messiah”,希腊语为“Μοισία”,拉丁语为“MOESIA”。信仰之初,信徒们就将不透明琥珀作为通灵保佑、供奉之物,称之为“Messia之圣物”,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博物馆内经常可以看到老蜡的原因。
“Messiah”随着宗教发展,演变成希腊文“Ἰησοῦς”(Jesus耶稣)、“Χριστος”(Christ 基督),后来传至古印度,演变成梵文“Maitreya”,巴利语“Metteyya”,吐火罗语“mila”,也就是佛教中的未来佛弥勒,大家这下明白了吧,在佛教传入中国后,蜜蜡作为宗教的信仰之物,被翻译成“MILA”,时至今日,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仍有人称呼蜜蜡为“MILA”。
原来琥珀有这么多名字啊,今天算上长见识了!琥珀不仅外美内秀,就连关于琥珀的文化也这么博大精深啊。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