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琥珀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含虫琥珀资源,蕴藏于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抚顺西露天矿)的中部煤层中。抚顺琥珀形成于早始新世(约五千万年前)一个重要温室效应时期,形成过程中包裹了大量的节肢动物和微生物类群,为研究这些生物的起源和辐射提供最直接的化石证据。抚顺琥珀的古地理位置极其关键。始新世早期亚洲最大陆主体与欧洲、北美、印度次大陆之间乃有海峡隔开,抚顺琥珀保存有始新世时期亚洲大陆唯一的琥珀生物群,这为我们了解当时欧洲—亚洲—印度—北美生物分布格局提供了直接证据,进而我们研究气候变化(例如温室效应)和构造事件(例如青藏高原隆升)对欧亚大陆生物演化的影响提了重要线索。
抚顺琥珀的古地理意义
始新世北半球出现多个特异保存的化石昆虫群,例如:欧洲昆虫群(包括法国始新世早期琥珀;始新世中晚期的波罗的海琥珀和乌克兰琥珀)。在抚顺琥珀中不少种类与同时代欧洲类群具有明显的类似性。例如一只骚蝇只在抚顺和波罗的海琥珀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啮虫只在抚顺和同时代的法国琥珀中存在。另一个特别的例子就是一种柄翅柄腹卵小蜂也只在抚顺和波罗的海中存在。因此,抚顺琥珀不仅填补了始新世时期亚洲大陆琥珀生物群的空白,而且证明5千万年前欧亚大陆两端已经存在广泛的生物交流。这些琥珀也为我们了解欧洲—亚洲昆虫群分布格局的演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缅甸根珀特征
目前缅甸琥珀的原石量还算是比较大的,在缅甸琥珀里有一种较为特殊的珀种,叫做根珀。其实现在市面上除了缅甸的根珀以外,还有一种波罗的海根珀,两种根珀形成条件和方式不同,这里就只说缅甸根珀,因为缅甸的根珀更为主流。首先,百科里有介绍,“缅甸根珀是一种不透明的琥珀,为什么不透明呢?因为里面含有了方解石的成份,因此在琥珀中形成了深棕色交杂白色的斑驳纹理(也有乳黄与棕黄交错的颜色),经过抛光则呈现大理石般的美丽纹理。” 首先,美丽不美丽先不说,先确定一下价值。缅甸根珀的价值不高。这个先摆在首位。(根珀有全部不透明的,也有半根半珀的)
其次,再来说一下另一种和根珀容易被人搞混但是价值却很高的缅甸蜜蜡。缅甸蜜蜡的数量很少,所以物以稀为贵。经常看到人们拿着自己的根珀说是缅甸蜜蜡,还有人认为这两种都是一样的东西。也许是出售者想谋取暴力,也许是他自己本身就买搞明白,缅甸根珀和缅甸蜜蜡就不是同一种东西。
根珀其实说的很明白,是缅甸琥珀在形成的过程中内里参杂了方解石的成分造成的。而蜜蜡的形成过程众所周知,是树脂在滴下的过程中受到阳光的暴晒而在内部以每平方毫米产生上百万气泡的蒸腾作用搅浑了树脂而形成的。这个道理就类似于80后的朋友都吃过的麦芽糖做成的糖稀。一开始是清澈的麦芽糖,你拿着两个小竹签不停的搅拌就会越来越浑浊,搅到最后就会变成乳白色。两种琥珀形成的方式完全不一样和内部的构造首先就不同,自然不能以外观看起来是否相像来做定论。
除以仪器来检测的方法外,作为普通的藏友单凭肉眼应该如何分辨呢?其实方法也比较简单。只要看琥珀上棕黄**带的边缘即可。因为方解石是属于三方晶系的碳酸矿物,属于晶石的一种,喜欢与各种矿物伴生。所以以它的分子生长组成的特点来看,如果是有方解石参杂于根珀中的棕黄色带的边缘都是锐利的。也就是说,棕黄部分与琥珀衔接的边线都很清晰。而蜜蜡由于是气泡蒸腾而形成,所以与琥珀衔接的边线往往都是较为模糊弥散的。当然,这不是判断的唯一准则。但是适用于普遍判断。
而为什么有些人的缅甸琥珀看起来很不好分辨又像蜜蜡又像根珀,有的边线就比较模糊有的地方又很清晰呢?
这一点,因为我研究与收藏晶石有13年以上的经验,所以我从方解石的角度去说。很多水晶的内部都可以看到方解石的内含物。所以方解石真的是一个非常喜欢粘人的东西。。它非常喜欢和别人伴生。但是伴生于内部是需要有空隙的。我认为大部分根珀在被方解石渗入之前都是被暴晒而产生气泡蒸腾的琥珀。正因为有了气泡,才有了空隙,有了空隙才有让方解石进入的空间。最后方解石的分子填满了琥珀内部气泡的空隙就成了缅甸根珀。而没被方解石染指的就成了缅甸蜜蜡。由于地区和特殊的地理条件,能不被方解石共生的蜜蜡非常少,所以现在很珍贵。而有一些看起来又像缅甸蜜蜡又像缅甸根珀的,很可能是方解石没有完全填满气泡产生的空间,所以有的部分边线清晰,有的部分仍旧有蜜蜡的特点。当面对这种材料的时候,应该以比例判断比较好,如果方解石共生的比例超过百分之40了,那就还归类到根珀中去吧。因为真正有价值又很稀少的,只有缅甸纯蜜蜡。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