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收藏那些事
单从中国玉器的继承与发展的意义上讲,清代的玉器无疑是功不可没的。但是玉器的价值衡量在很大程度上是重料、重工,一块上乘的原料固然很难寻觅,一个好的雕琢大师也是千里选一才产生的,二者的完美结合才能创造经典,产生出最大的价值。 这一点,在赵汝珍先生的名著《古玩指南》一书中就有很详细的表述。赵先生认为,乾隆当朝一个干白底没有翠的翡翠搬指绝对没有当今一个水种满色的翡翠搬指价值高,同样乾隆当朝的一个青玉搬指也绝对没有当今一个枣红皮羊脂玉的搬指价值高。 玉器不同于有些艺术品,玉器的价值,原料占很大因素,而有些艺术品却是原料价值低,艺术附加值高,所以,对玉器,千万不要有是古的就值钱的想法。好料好工、具有代表性、具有历史价值、研究价值的古玉器才值钱,反之则不值钱。 有专家表示,从目前的拍卖行情来看,现代玉中受追捧的多为名家大师的作品,还有一些则是玉料上乘的。
染色和田玉没有地方可以鉴定?
当受检样品的表皮颜色可不具备争议、明确的判定确为二上或染色的,检验机构应注明“表皮经染色处理”。 虽然和田玉皮色是真是假,道理上是能出证书的,但仍有两点原因使得执行的过程中变的异常困难:一是国家目前尚无和田玉染色鉴定的相关GB或GB/T判定标准,也无行之有效的专用检测方法(借助仪器的红外、紫外等光谱法只能部分识别有机物染色,但对于使用无机铁等完全模仿自然界中玉石沁色过程的染色方法,无法进行区分);二是行业内也有行业内的规则:“但当染色面积很小、浅时则可以不注明”。如何把握染色面积的“小”和“浅”,这个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判断的标准不同,结论也就有偏差,难于执行。因此,送检的和田玉样品是否染色,检验机构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一般不会轻易下染色的检验结论招惹麻烦的。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那句“皮色成因未定”,很多人理解偏了,觉得这么写就表示是染色的假皮子了。其实证书上所注的“皮色成因未定”,这并不是染色的"委婉说法",可能是确实不能确定,所以不下结论。 也有写“皮色成因未测”的,干脆告诉你就是没有检测,同样也不代表皮色就有问题。小结:和田玉检验证书上并非不能注明染色或皮色二上,但也不容易。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手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