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玉几千年,如今的市场上,好籽怎么越来越稀缺了?
我们要知道,和田玉是不可再生资源,挖一块少一块。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以及从商代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和田玉器皿考量,和田玉的开采历史最短也在距今三千年左右。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记载:于阗“东曰白玉河,西曰绿玉河,又西曰乌玉河,三河皆有玉而色异。每岁秋水涸,国王捞玉于河,然后国人得捞玉。”从中可知,采玉受到王权限制,而且和田玉采集,一般以籽料为主,这也是由当时的生产条件所决定的。
历朝历代,采玉皆王室优先,但也未有禁止民间采玉的制度,沿袭的采玉方式大多也是入水捞玉。及至清乾隆年间,因皇帝爱玉成痴,对采玉有着更加严格的规定,采取官督民采的方式,甚至一度禁止民间私贩bd官方网。道光年间,政府不再干涉,民间采玉蔚然成风,这也是是采玉的一个高潮时期。
所以说,清朝及以前好玉大部分还是流入皇室。古人多用玉器祭祀,埋入地下沉入河中,只能考古发掘;明清玉民间流通量相对大一些;还有近代,大量古玉流失他乡,能见者少之又少。
20世纪30年代以后,和田玉行业陷入冷寂,直至80年代初又一次焕发生机,采玉之人络绎不绝。从2000年左右,人工采玉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河两岸响起隆隆的机器声,掀起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机械化采玉高潮,进入疯狂采玉阶段。其广度、深度以及精细度,为历代采玉业和传统的人工掏挖方式所望尘莫及。
因此常有人说,我们生活在和田玉最好的时代。不仅是开采的数量大,其品质也是最好的,而且不再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用玉、藏玉自由。
但是,我们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有人为了一夜暴富的虚幻美梦,铤而走险,甚至付出生命;机器毁灭式的开采让玉龙喀什和两岸满目疮痍,不知要多少年才能恢复。
即使是如此,我们现在依旧很少在市场上见到精品籽料,偶尔出现,没多久就消失了。好玉都去那里了?
其实,从上世纪末到如今,很多好料子其实已经被有实力、有眼力的藏家“收入囊中”,锁进保险柜。藏玉之人自是爱玉之人,他们经济实力雄厚,市场上的好玉只要被他们看上,便立即拿下,珍藏起来。“藏”代表着对其占有性,喜欢它温润莹泽的外表,喜欢它沉稳内敛的内里,沉浸其中,倾注感情,一般不会转出。这些顶尖的藏品,在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总而言之,在资源稀缺的当下,好料不常有,但不缺伯乐!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