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作为水晶之乡,产粮大县而为人所知。其中,水晶是东海的骄傲,其储量、质量均居全国之首,享誉海内外。现存于国家地质博物馆的重达4.35吨的“水晶大王”即出自东海县。毛主席的水晶棺也主要是由东海的原料精制而成。
分布情况
东海水晶按其贮存状态可分为原生矿和次生砂矿。其分布特点可谓“星星到有,月亮难得见”。
水晶原生矿:现所发现和开采的水晶均为距地表30米以内的浅层矿。在平面位置上,即自小官庄——朱沟——横沟转向新庄——树墩一线为北带,范围较窄小,石英脉的含晶率较低,单个晶洞(矿体)也较小;南带自陈集、池庄——曹林、牛山——南榴、八湖——红土山——董马庄、马小埠一线,南北宽15公里,东西长40公里的范围为主要产区,产量占全县的90%左右,尤以红土山周围为最集中的产区,产量占全县的1/3。
水晶次生矿赋存于第四系底部的碎石层中。其分布较原生矿广而散,难以富集成矿,但埋藏浅,适合民采。
储量质量
东海水晶由于分布广而散,地质勘探程度低,无法用正规方法计算其储量,只能根据石英与水晶不可分割的关系,对县内历年来石英、水晶的收购量进行统计分析,进而估算出境内水晶总储量2.554万吨。其中压电水晶资源量434吨,光学水晶资源量43吨,工艺水晶资源量1277吨,熔炼水晶资源量2.53686吨。剔除不可采因素所占有的资源量,即农田水利、交通道路、各种建筑设施、不可发现量和丢弃不采量等,可采资源量为资源总量10%,约2.5544万吨。
水晶质量主要反映在压电性、光学性、工艺性、化学成分和个体大小等方面。境内水晶在形态上粗而短,单晶个体大。东海水晶的最大优势反映在化学成分上的高纯品位,制品耐温好、硬度大、成品率高。
开发利用
东海水晶的开采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建国初,每年开采500公斤左右。1954年冬成立地方国营东海水晶矿,1956年更名为东海采矿公司。1958年4月,县成立水晶厂,专门从事水晶加工业。1961年,水晶厂与采矿公司等合并成105矿。105矿的主要产品仍是水晶和石英加工品。现全县水晶制品厂有数百家,年产水晶眼镜10万副左右、水晶项链5万件以上。人造水晶:1980年曲阳建成人造水晶厂。1986年,东海105矿筹建人造水晶车间,1987年正式投产。现年产人造水晶近万吨,产品销往北京、广东、陕西等地,并打入国际市场。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