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饰品群体,一直未被人们重视,那就是清代、民国时期及建国初期制作的中国银饰。由于这一阶段银器的价值还没有被更多人认识到,更不像其它古董或bd官方网、翡翠等被爆炒过,因而它们的价格尚处于低位,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间。
看标款。清代产生的饰品上仅打有足银款;民国时期制作的有China及工匠姓氏或编号款;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制作的此类饰品上均打有“silver”标志;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制品上有silver及925款;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制作的多打925标志。
看制作精细程度。清代及民国时期制作的银器饰品,制作工艺都较精细;而建国初期制作的银器饰品,均为老一代工匠制作,因而可见其无论使用哪种工艺,也都十分精美到位;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制作的,技艺已不如以前。
看外观。区别清、民国时期及建国初期所制银器饰品,要仔细、综合地看其外观。清代及民国时期产生的饰品,均具时代痕迹,即所谓的包浆。建国初出口的此类饰品,虽仅有六十余年,但已带有岁月留痕。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制作的饰品,表面新亮。
看饰品上所镶的珠宝玉石。清代、民国时期和建国初期的饰品,无论是玉还是宝石,均为上好的材质。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制作的,其所镶的珠宝玉石材质已大不如前,甚至有的用劣质品替代。如玉石非和田玉,翡翠非A货,松石为用石粉压制。
制作工艺:工匠创造了多种工艺制作银饰,一般采用捶揲、錾刻等方法。有的使用镀金方法,使制成品金光闪闪,格外华丽。但用此工艺制成的饰品工艺价值较低。有的饰品采用了掐丝、包镶宝石、上珐琅等工艺,使得制成的饰品更加精美。
材质:在众多饰品中,多数仅为单一银金属制成。银虽是贵金属,价值却比金低很多。但在建国初期出口的银饰中,有的包镶有老和田玉、翡翠、各种红蓝宝石、珍珠玛瑙、珊瑚、松石等。因为这些珠宝玉石本身具备不同价值,这无疑会给饰品增加附加值。
不同工匠:一名成熟匠人要经过培训、长期实践,会有各方面的投入,这也决定了工匠制成的饰品的价值。工艺大师设计、制作的饰品价值肯定比一般工匠制作的高很多。
年代:银饰的价值会因产生时间长短而不同。
品相:银器饰品在这么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造成银饰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折裂、镀金受损、镶嵌物脱落等现象,这会影响银器饰品的原有价值。
头饰,也称发饰。种类丰富多样,多为步摇、簪子、扁方等。但此类饰品由于戴起来十分不便,在约半个世纪前基本被淘汰,而发夹既有装饰性又实用,因而被保留下来。
耳饰:耳环、耳钉、耳坠等,多种多样。
项饰:项链、项圈,多为挂在项上的挂件。
胸饰:胸花、胸卡等,专用于胸前饰品。
腰饰:常挂在腰间。
手饰:此类品种繁多,多为戒指,亦包括指甲套、手镯、手链等。另外还包括化妆用手镜、化妆辅助用品。
清朝末年至建国初期制作的银器,由于其产生于约一百多年前,饰品上带有锈迹,因而收到后首先要清洗,方法是先用白醋或味精水浸泡二十四小时,用清水洗后,再用软棉布擦干。值得注意的是,有的饰品的掐丝部分,有些污物,一定要用竹木牙签细心去除,然后清洗干净。对带鎏、镀金的银饰,在清理时不要伤及金层。最后,在佩戴它们时,也必须小心谨慎,戴后认真清洗并保存好。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