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是什么时候发现的,你第一次被bd官方网的美打动是什么时候? 讲解
2011年-2012年开始了寻找宣化战国红玛瑙之旅、当时只能利用周六日两天休息的时间去寻找,时间很有限、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在一年的时间里基本上爬过了宣化战国红玛瑙产地所有大小山头,收集各个山战国红玛瑙的标本来研究玉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2013年开始在网络上推广宣化战国红玛瑙、毕竟当时的网络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没有办法全面推广、2014年决心辞掉正式的国企工作、专心去宣传这种非常美的玛瑙玉石、当时去过河南南阳 东北辽宁、南方的广东广州,经过各种宣传推广使宣化战国红玛瑙得到更多商家藏家的喜爱
三星堆是什么时候被人发现的?
三星堆是在1929年春天被人发现。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始于当地农民燕道诚与儿子燕青于1929年春淘沟时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其中有圭、璧、琮、玉圈、石珠等,一共300多件。1931年春,英国传教士董笃宜听到这个消息后,找到当地驻军帮忙保护和调查,还将收集到的玉石器交给华西大学博物馆保管。根据董笃宜提供的线索,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和助理林名钧于1934年春天组成考古队,在燕氏发现玉石器的附近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发掘。发掘收获丰富,共出土文物600多件,这些文物后交由华西大学博物馆收藏。此次考古发掘的成果被葛维汉整理成《汉州发掘简报》,发表于1936年的《华西边疆月刊》,文中将这批出土的文物命名为“广汉文化”。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传国玉玺是什么时候丢失的?有何依据?
老衲侃春秋现在来和大家一起“关注历史,讲述历史,解读历史”。
传国玉玺是由和氏璧雕刻出来的,这一点得到大家的公认。因此,在讲传国玉玺的流传过程时,先讲一下和氏璧的来历。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它的别称很多: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等,由于玉质细润,无瑕疵,为天下奇宝,是雕刻印章的宝贵材料。
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获得了一块美丽的石头,他认为石头里头是罕见的宝玉,于是兴冲冲的跑去,把它奉献给了厉王。
厉王一看有人来献宝,很高兴,当即让雕琢玉器的人来鉴别它,工匠鉴别之后说:“这是石头。”厉王认为卞和在欺骗他,盛怒之下砍去了他的左足。
等到厉王驾崩,武王即位后,一瘸一拐的卞和,又来到王宫,将玉璧献给武王。武王又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得到的回答和厉王的一样。
武王一看,这个卞和又在说谎,那好吧,依照前例吧,这回又砍去了卞和的右足。
武王驾崩了,文王即位。这时没有了双脚的卞和,他也不去献玉了,只是抱住玉璧在楚山下哭泣,一连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尽后,再后来留下的就是血了。
文王听到后,很奇怪,就派人问他这么痛哭流涕的原因:“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卞和说:“我不是因为被刖而伤心,而是我拿着一块宝玉,但被人看成了石头,为世人不识货而感到悲哀。”
这次文王派雕琢玉器的人剖开这块玉璧,凿开之后一看,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为“和氏璧”。
后来几经辗转,最后落到秦始皇的手里,此时的和氏璧才真正派上用场。
秦始皇命李斯用小篆题字,李斯就用虫鸟篆字题写了8个字:“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
玉工孙寿按照李斯的题字,雕锲在玉石上,并在印玺四周环刻“双龙戏珠图案“、最下面有三道尖波浪线(代表大海)、双边(内边线较细、外边线较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含义非常丰富:既然我(皇帝)顺受天命,当了皇帝;那么就应该使黎民长寿、国运永久昌盛。
传国玉玺整个图案的寓意是:日照大海现双龙。
后来此玉玺成为代表皇帝是正统的信物。
刘邦带大兵攻入咸阳时,灭秦得天下后,子婴跪捧玉玺献给了刘邦,御玺成为“汉传国宝”。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当时因孺子刘婴年幼,玉玺藏在王莽的姑姑,汉孝元太后王政君的长乐宫内。
王莽派他的堂弟王舜来索要,遭到太后的怒骂,并把玉玺狠狠的摔到了地上,致使玉玺崩碎了一角。
王莽拿到玉玺后,令工匠以黄金把它修补好了,但已经不是完整的玉玺了,上面留下瑕痕。
王莽新朝很短暂,就遭遇了覆灭的命运。
公元23年,起义军(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王揖等护卫下逃往渐台,跟随的有公卿大夫、宦官、随从千余人。
但最后也没有跑掉,王莽被起义军战士(商县人杜吴)所杀,杜吴把王莽首级和传国玺送给王宪,后来又来一拨绿林军,将领为李松,他们攻入长安后又杀了王宪,这样,玉玺又落到李松手里。
李松又将其送往南阳,献给更始帝的大司马谢禄,更始帝后被赤眉军所掳,传国玺落入刘盆子手中。
建武三年,刘盆子降于刘秀,传国玺遂再入汉室。
灵帝中平六年(189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珪与张让等人劫持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出逃,后被杀,随着段珪的被杀,玉玺失踪了。
汉献帝时期,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
一日,兵士们看到城南甄宫有异象,原来是一枯井中不时有五彩云气喷出,这一奇异想象引起了孙坚的好奇,于是他命人到井中一探究竟,士兵下井后,见投井自尽宫女。她的脖子上系着一个小匣子,捞上来打开一看,匣内装的竟然是失踪多年的传国玉玺!
孙坚一见如获至宝,将其秘密的藏到妻子吴氏那里,他以为此事做得是神不知鬼不觉,但没想到袁术立即听说了此事,他马上派人扣押了吴氏,夺得玉玺。
袁术死,荆州刺史徐璆携带着玉玺来到许昌。当时汉献帝在曹操之手,他挟献帝而令诸侯,至此,传国玺得重归汉室。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献帝被迫“禅让”,魏文帝曹丕接受汉献帝刘协的禅让之后,得到传国玺,还在传国玺背面肩上刻七个隶书小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也,实乃欲盖弥彰。
晋朝篡夺曹魏政权,玉玺自然落于西晋之手。
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前赵刘聪俘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 后赵石勒灭前赵,又抢得玉玺,别出心裁的在右侧加刻“天命石氏”。
后来又落到魏王冉闵手中,冉闵死后,其大将军蒋干向东晋求援,传国玺被东晋的濮阳太守戴施骗走,交给安西将军谢尚,护送到建康,这是晋穆帝永和八年的事。
后历经宋、齐、梁三代,侯景之乱时被侯氏夺走。
侯景死前,给平原太守赵思贤交待道:“我死后,将这个玉玺沉入江中,不要让吴国的小儿们得到”。
但赵思齐并没有遵照侯景的交待去办,他携带着这个宝贝走到京口(镇江)时,偶遇强盗,匆忙中将玉玺丢入路边的草丛中,过江之后把此事告知了侯景的党羽郭元建。
郭元建派人过江仔细找寻,找到后将此宝物又献给了北齐的高氏,后来又传给了北周。
到隋统一全国后,玉玺留在隋文帝手中,隋亡前,御玺被隋朝萧皇后带到突厥,贞观四年(630年)萧后返归中原,并将玺献给唐太宗。
到了五代的时候时,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唐天佑四年(公元907),朱温灭掉唐,建国后梁,玉玺就到了朱温的手里,后来后梁又被李存勖所灭,建立了后唐,玉玺又转至后唐。
公元936年,石敬瑭攻破洛阳,后唐李从珂抱着最后的传国玺登楼自焚,从此“传国玺”在历史上消失。
由于上面的文字叙述太过繁琐,我们画一个简单的玉玺传续简图,就更加一目了然了:
和氏璧→楚国→赵国→秦国
传国玉玺(和氏璧)路线图→秦朝→西汉→新朝(王莽)→东汉→失踪→孙坚→袁术→曹魏→晋(加工)→南朝→隋朝→突厥→唐朝→后梁→后唐→失踪……
后来玉玺又出现过,但是不是原来的玉玺,此时已经是真假难辨了。
传说宋朝建立后,一农民在李从珂自焚的废墟中,找到了这个玉玺,于是就献给了朝廷。
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破开封,徽钦二帝当了金国的俘虏,传国玉玺也一同流落到大金国,金国灭亡后,又到了元朝手里,明朝建立时,元顺帝北逃,此宝物被带至北元,再后来就没有下落了。
明朝建立后,由于没有传国玺,朱元璋命人另刻一皇帝玉玺。
在清朝建国的时候,传说又被找了回来。这个找回来的过程也是个充满曲折的故事。
据说是有个牧民在放羊,发现地上的草非常鲜美,但是羊群却不吃,他就想着地下肯定有什么东西,于是就把这事报告给了多尔衮,多尔衮赶紧下令让人挖掘,就找到一个盒子,盒子里放着的就是那块传国玉玺,多尔衮自然将它交给了皇太极。
这个玉玺经过康熙、雍正,最后到了乾隆手里。
乾隆是一个文雅人士,吟诗作对很在行,对于鉴定古董,也有专家级的水平。乾隆在手里把玩来把玩去,最后发现了破绽,原来李斯当年在玉玺上刻了8个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根本不是“皇帝之玺”四个字,首先字不对;另外这个印玺非常的完善,一点缺口也没有。由此他断定这是个赝品。
后来琢磨来琢磨去,终于理解了老祖宗当年的用意,原来真正的传国玉玺,其实根本就没有出现过,这都是皇太极为了登基,编造出来的谎言,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乾隆就赶紧命人把玉玺给封存起来,不让别人看到。
就这样,连传说中的这一块传国玉玺,也失踪不见了。
参考资料:
《韩非子》
《三国志》西晋·陈寿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以上内容是美乐饰品网小编网络整理的关于【玉是什么时候发现的,你第一次被玉石的美打动是什么时候?】的相关内容,了解更多最新最全关于玉石珠宝的内容。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